1月9日,旺登在雨崩村檢修線路(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周志旺 攝
1月9日,供電員工在為村民格茸扎史講解冬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。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周志旺 攝
夕陽從梅里雪山落下,雨崩村亮起點點燈光。新春將至,這個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小村莊迎來了旅游旺季。自10年前通電以來,雨崩村的旅游產業快速發展。如今,這個只有42戶藏族人家的村莊,開了130多家民宿客棧。
“要讓大家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?!?月9日,旺登和同事們翻山越嶺趕到村里,對輸電線路和配電設施進行巡視和維護,確保村民春節期間用上電、用好電。
作為云南電網公司迪慶德欽供電局雨崩村網格經理,旺登對梅里雪山腳下的這座村莊再熟悉不過了。2012年,南方電網公司投資800多萬元,一批技術工人翻山越嶺,人扛馬背架線立桿,全面建成投產10千伏線路,讓雨崩村告別了靠柴火和煤油燈照明的歷史。
十年過去,雨崩村的年用電量從7萬千瓦時,增長至2022年的438.55萬千瓦時。
電,走進了這個古老的村落,村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,電網人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大。趕在春節前,旺登和同事們除了要檢修輸電線路和配電設施,還要把家家戶戶的電表都看一遍,安全用電知識也要再強調一遍。
收到村民反映停電故障后,旺登一行立即開展檢查,發現故障出現在雨崩上村2號臺區,且需要爬上12米高的電線桿進行作業。只見旺登綁緊安全帶,戴上絕緣手套,踩實腳扣,并進行簡短的沖擊試驗。隨后,他雙手扶住桿體,左腳穩穩地扣住,接著右腳向上提,一步一步交叉著往上。
山風撲面而來,旺登感受到了些許涼意。半小時后,經過桿上、桿下的協同作業,入戶線成功更換。收拾好,他們又拎上工具箱,向村頭走去。
“天快黑了,我們抓緊時間,再去老鄉家看看?!蓖呛陀瓯来宓拇迕穸际抢吓笥蚜?。
此刻,格茸扎史與家人圍坐在爐火旁,回憶起通電前的日子:“以前沒有電,家里的照明靠松明子。這東西耐燒,就是黑煙太多?!备袢自分钢蓓敓熝暮圹E。
通電后,格茸扎史的家里用上了電燈、電磁爐、冰箱等電器,睡覺也有電熱毯?!白兓貏e大,生活更方便了?!彼χ屯且黄鸱窒砩畹母淖?。溫暖的爐火邊,老朋友們一邊聊家常,一邊反復叮嚀冬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?!半姳黼妷簳簳r無異常,以后有情況隨時給我電話?!弊屑殭z查后,旺登向格茸扎史囑咐道。
今年以來,云南電網公司在全省保供電巡視共計15萬余公里。同時,組建應急搶修隊伍203支共1.2萬余人,全力保障春節期間電力供應,確保群眾亮亮堂堂過節、熱熱乎乎過冬。
如今,雨崩村的供電設施已從最初的2臺配變增加至6臺配變,總容量從100千伏安增容為2100千伏安,今年還計劃增加2臺配變,可以更好地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。
供電保障能力的持續提升,改善了雨崩村的生活條件,進一步帶動旅游產業發展,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。
阿那主對此體會尤深。在通電之前,因為生活設備有限,當時的經營狀況并不好,年收入僅為2萬余元?,F在,一年就能收到租金二三十萬元。在阿那主看來,雨崩村真正迎來發展是從通電那天開始的:“家里和客棧的電器越來越齊全,游客也一天天多了起來,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?!?/p>
晚上7時,夜幕垂下。在老鄉的道別聲中,旺登結束了這一天的巡視工作。身后的村莊亮起路燈,紅彤彤的中國結掛在上面,照亮了雨崩村民對生活的希望。
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郭冬冬 林蓉蓉 周志旺 通訊員 陳波 胡雨 夏瑤(統籌 林丹丹 甘麗莉)